第七届上海国际店铺设计与解决方案展览会(China in-store 2021)将延期举行

截止目前,中国大陆的入境限制仍旧十分严格,且新冠疫情持续影响零售品牌的线下扩张及采购计划。经慎重考虑,主办方正式决定将原定于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店铺设计与解决方案展览会(China in-store 2021)延期举办,新的展期及规划将在近期公布。

“我们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将China in-store 2021延期是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待出入境政策恢复正常以便国际展商和观众可以亲临展会。在此期间,我们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打造一个更高质量的采购交流平台,以便适配疫情后的零售行业。”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睿博先生表示。

新展期的将继续聚焦店铺装修和店铺设计、视觉营销、零售商业照明、智慧零售技术、零售营销五大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同时,Retail Stage,HiTech Stage,ReTailor Hub,EuroShop 中国零售设计奖以及橱窗营销挑战赛等精彩的同期配套活动也将于新展期举办,为零售人士提供与优质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知名零售品牌商、地产商以及行业专家学者共商零售热点话题的宝贵契机。

接下来,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将组织一系列线下商务交流活动,邀请行业大咖分享真知灼见,与行业同仁保持深度连接。与此同时,主办方将继续与行业媒体,协会,研究机构以及EuroShop全球零售联盟成员携手,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领英等渠道向零售人士提供有价值的零售行业新鲜资讯和前瞻趋势。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访问 www.c-in-store.com


2021年7月27日

店装圈 Boss Talk

零售速递

国内无人店将“有人管” 行业首份经营规范征求意见

2017-11-01


国内无人店将“有人管” 行业首份经营规范征求意见

  随着无人便利店新业态的逐渐兴起,建立无人店行业规范显得越来越迫切。

  10月25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无人店分会发布了《中国无人店业务经营指导规范(意见征询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正式迈开了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

  意见稿分别从无人店的设置、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商品采购、检验、仓库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的细化要求,同时还强调无人店经营商退换货的具体要求,以及消费投诉及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等。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稿的出台标志着无人店行业将走向规范化运营。

  强调食品卫生安全

  针对目前快速发展的业态,协会提出了严格做好准入机制的要求。意见稿要求无人店经营商准入资格包括:具有从事经营活动的合法主体资格;从事食品类销售、现场制售的,应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并配备符合业务开展的基本条件(含场地、车辆、人员等相关必要资源),企业同时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设立食品安全专管人员;涉及特许业务经营的需取得相关特许业务经营许可。

  意见稿还对无人店的设置、经营、仓储、物流等均提出了明确的细化要求,要求无人店经营企业承担更多的经营者责任,切实保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及其他各项权益。

  此外,意见稿还强调无人店经营商退换货要求,以及消费投诉、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无人店经营主体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商品退换或制度,并将退换货流程予以明确告知,并提供配套服务。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无人店分会秘书处称,由于无人店企业相当大的一部分正在从事食品业务经营,因此,建议各地方在促进无人店发展的同时,严抓食品安全关,确保不出现食品安全风险事件。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能够管促结合,因地制宜,做差别化探索和各种有益尝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则表示,无人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业态,虽然对增加商业的服务能力,以及提升消费便利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但是这首先要在一个法治框架下进行业态创新。

  企业呼吁完善行业规范

  随着无人便利店“站上”投融资的风口,各大资本纷纷入局。除了F5未来商店、缤果盒子等创业公司陆续宣布获得融资外,阿里、京东、欧尚、居然之家等巨头以及创新工场、纪源资本等资本也相继入场。与此同时,相应的行业的监管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此前便表示,无人值守商店是商贸流通领域从需求侧的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尝试,能更好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了鼓励相关业态,商务部将适时发布《零售业技术创新框架》和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引导广大零售企业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

  此外,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协会目前也正在起草无人便利店相关行业营业规范文件,预计将于11月8日发布。

  而事实上,无人店企业也在呼吁监管措施的出台。记者了解到,由于盒子型的无人便利店目前未有明确的监管规范,因此企业在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选址困难,缤果盒子此前在欧尚长阳路投放的盒子就曾遭到城管调查。其创始人陈子林此前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盒子”落地身份不太明确,也收到过投诉,希望在政策的监管和保护下,更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行业各经营指导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无人店行业的发展将有望走向规范化,对于无人便利店在店面设置、经营的规范性方面,也将会有更明确的指引。

  来源:联商网

来源:
推荐阅读
尊敬的观众: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China in-store 2019观众预登记将于2018年10月开放,敬请期待!

观众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