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速递
新零售时代下 百货行业寻求新商业模式成行业共识
2017-03-31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作为百货行业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论坛会议,今年主题是“聚变与巨变”,中外业界领袖们就如何以消费升级的视角把握行业未来走势、如何顺应消费需求升级转型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传统百货从尝试融合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走向全渠道的整合与变革;从以往纯百货的经营模式,走向稳健务实的转型升级,并进入转型深水区。在“新零售”时代下拓展百货业变革的新视野,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成为行业共识。
行业继续呈现放缓趋势
去年,中国百货行业呈现继续趋缓的态势。2016年中国百货商业协会85家会员企业年度经营统计数据显示,百货店销售总额6566.90亿元,比2015年的6227.61亿元增长了5.45%;利润总额为40.04亿元,比2015年的35.75亿元增长12.00%;主营业务利润为154亿元,比2015年的155亿元下降0.69%。年末资产总额达到1504.27亿元,同比增长25.62%。
2016年会员企业经营面积有所增加,为15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6%。从业人员平均数为20万人,比2015年的21.万人减少了5.06%。
样本分析发现,2016年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20%的企业有5家;增速大于10%的企业达12家;2016年仅有44.7%的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销售额同比减少的企业将近一半,达到了55.3%,其中降幅超过10%的企业有15家,占到了整个样本企业的近1/4。
报告调查显示,从零售市场竞争环境来看,电商冲击对百货店的蚕食仍未停止;购物中心的分流越来越重,对百货店的人气“截流”依在延续。此前,购物中心主要涌现于一二线城市,百货店关店也主要出现于一二线城市,但在“渠道下沉”策略之下,三四线城市成为购物中心主场,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承载力更弱,百货店抗冲击能力不强,同样面临客流减少、销售下降的困境,闭店潮仍在延续。
与2015年关闭31家百货店相比,2016年关店数量有所增加,如太平洋百货关闭2家门店,英国老牌百货玛莎关闭10家门店,关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并且出现向三、四线城市扩散的趋势,关店主要分为收缩型、调整型、整合型三种情况。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指出,供需错配和错位是中国百货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百货零售业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是出在供给侧,中高收入消费者不满足于大众化的消费,中低端商品和服务难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
业态雷同,功能雷同,千店一面,千店红品的现象仍然存在,表现在商品结构、品牌集合、营销方式、竞争手段等等方面,商场品牌重复率偏高,商品结构雷同,缺乏个性化商品资源的导入,营销方式以打折促销为主,缺少更具特色的聚客手段和具有更高立意的营销活动,店面改造多体现在扩大面积、升级装修,忽视自身特色,呈现大而全的格局,导致零售卖场“低水平产能过剩”。
普遍来看,百货行业的经营效率亟待提升。目前,百货零售企业更为重视营销技术,对效率提升的系统管控关注不够。提高经营效率是零售业转型与未来发展的基本目标,百货零售企业仍需转变产品思维,高度关注改善用户体验,优化运营模式,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有效聚合消费者客流,以消费大数据为核心依据,策动整个零售产业系统升级的改造,强化“经营客流”的能力。
体制机制也是制约百货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百货零售业仍表现为国企色彩浓重,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大型国有零售企业更是占据主力与主导地位。
国企管理层缺乏激励、冗员较多等问题一直阻碍着市场化优秀人才的引进和战略转型,费用监督把控不严也使得部分国企净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体制、机制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决策效率和经营活力,削弱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零售国有企业急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自身经营进行提效和转型。
发展新零售成行业主流
面对行业困局,百货行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加快经营模式转变。除了进一步加强自营业务外,很多百货企业转向深耕供应链,谋求跨界转型,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来拓展全渠道发展。
报告显示,与优质品牌供应链深度合作,向产业链纵向延伸也成为当下百货业界转型升级的普遍举措。
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及利丰研究中心的的调查,73.4%的百货企业近几年已积极与供应商和品牌商加深合作。在合作的方式中,59.6%的百货企业参与供应商和品牌商的终端销售管理及销售数据共享,48.9%的百货企业则参与库存管理及库存数据共享,46.8%的百货企业采取单品管理的方式。
另外,69.8%的受访百货企业已经涉足百货以外的零售业态。其中,涉足超市/大卖场及购物中心最为普遍,比例分别为70.5%和47.7%。在还没有涉足其他零售业态的受访企业中,有40.4%的受访百货企业表示有计划涉足其他零售业态,这当中以购物中心及奥特莱斯业态最受关注,分别有43.5%及30.4%的百货企业计划涉足这两种业态。
报告显示,当前百货零售市场,O2O模式已经是市场的主流。许多传统百货店都在加快自身电商平台建设,推进门店互联网化,拓展全渠道销售,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生活及服务的需求。其中,门店数字化、泛渠道化、平台化、场景化、娱乐化等成为主要的全渠道策略。
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及利丰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46.9%的受访企业已经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其中,75.9%的企业拥有自建网络销售平台,20.7%的企业同时拥有自建网络销售平台及入驻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只入驻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的企业只有3.4%。此外,27.0%的受访百货企业拥有自建移动端手机APP。他们主要通过手机APP进行促销信息推送,商品销售,为消费者提供如室内导购,餐厅预定等附加服务。
当实体店的转型升级趋向成熟,一些领先业界的百货店已经走向全渠道的整合与变革。全渠道零售战略的重点是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整合,打通包括实体店、线上网站、移动端网站、移动支付及社交媒体,以至产品体系的集成,为顾客在消费全过程提供更贴心的购物体验。
纵观整个百货行业,一些专注于模式创新的百货企业已经主动地把握“新零售”时代带来的机遇,联手电商巨头积极探索崭新的商业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业务一体化。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及利丰研究中心的调查的调查显示,50.0%的受访企业已经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O2O;32.1%的受访企业表示正在计划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O2O。
(文章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