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速递
零售展:走进2019年,便利店市场能回归理性吗?
2019-01-17
在消费升级的大浪潮中,经历了技术加持和资本青睐的便利店,俨然是2018年零售业最闪亮的那颗“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回首整个2018年,便利店并不是一直都处于风口浪尖。从年初的颇受资本青睐,到年底的冷冷清清,似乎便利店行业已经开始冷却下来。那么走进2019年,便利店行业能回归理性吗?零售展2019年4月25-27日开幕,欢迎您的参加。
走上资本风口
实际上,便利店并不是从2018年才开始火的,在实体零售发展滞缓的大背景下,可以说,近几年都逆市上扬的便利店一直都是零售行业最受关注的业态之一。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便利店销售额占实体零售额的比重自2013年起加速上升,2016年便利店份额为0.65%。并且便利店销售额增速从2010年起一直保持两位数,2011年起超越百货和超市增速。百货和超市销售额增速从2011年起快速下降,百货在2015年、2016年增速为负。
作为一个“弯腰捡钢镚”的行业,便利店的经营难度之大、投资回报之低也是在业内十分闻名,也是这两点让资本在过去对其“视而不见”。但随着近两年来零售行业开始走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道路,便利店这个增长最快的业态也走上了风口浪尖。
据投融资服务平台易项发布的《新一轮消费大淘金——未来商业投资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8月,便利店行业融资事件发生次数达190次,在大消费领域最热门投资赛道排行榜中居于第三位。其中,仅在2018年1至8月,便利店行业便有近60起融资事件。2018年上半年,西安每一天、见福、131、today、邻几等便利店获得投资,下半年,便利蜂,好邻居获得资本加码,甚至在2018年年底,阿里巴巴还赶了个末班车。有消息称阿里巴巴以5亿元完成了对便利店品牌喜士多(C-store)的战略入股,占股比例在20%到25%之间,此举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式进入连锁零售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喜士多在中国大陆已开业门店约1000家。
资本的入局,毫无疑问促使了整个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加速。原本传统便利店需耗费数年,才能完成快速开店并形成规模化效应的过程,如今在资本的助力下,一些新兴便利店仅需一两年就完成了。如2017年才成立的便利蜂,截至2018年9月,在全国共有310余家店,门店覆盖5个区域,仅在北京就有200多家门店,而7-11花了14年才在北京开了不到200家店。又比如自去年底公布“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的苏宁,截至2018年12月19日,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共计新开门店6767家,其中苏宁小店新开3056家,目前苏宁小店共有3373家。
不过,走上风口的便利店也并不见得就是高枕无忧了。2018年,邻家便利店和131便利店因资金问题宣布闭店,也给受到资本热潮影响的便利店行业浇下了一瓢凉水。有便利店从业人士认为,受到资本青睐的便利店往往开店速度相当快,这也对他们的门店运营能力提出了挑战,过于依赖资本而盲目开店的话,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很可能给品牌带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技术赋能
强调技术在便利店上的应用,可能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尤其是2017年无人零售风潮的兴起,不仅给便利店,也给整个零售行业刮来了“高科技”的飓风。
风口始于2017年的无人零售浪潮。整个2017年,各式各样的无人零售产品纷纷出炉,包括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自动贩售机等等,而能够快速布点并号称降本增效的无人零售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7年共有93起无人零售事件获得融资,占新零售领域全年获投事件的半数以上。
但无人零售的风口来的快,走的也快。到了2018年,基本上第一代无人零售项目都已经以失败告终,曾经以各种“黑科技”加持为傲的无人零售,当资本撤去,只徒留一地鸡毛。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风头最胜的无人货架,在2017年年底至2018年年初,仍有企业进军无人货架领域,甚至是连阿里、顺丰、苏宁这样的巨头也不例外。但回顾2018年,撤点、裁员、并购、倒闭,这些现象在无人货架行业层出不穷。硕果仅存的几家基本上都在转型,如一些无人货架品牌就开始升级做智能货柜,不过前景也难以看清,据悉,在2018年9月才推出第三代智能货柜的京东到家GO,目前已经叫停了智能货柜项目。
无人便利店项目就更不用提了,曾主打“盒子”业态的无人便利店号称能降本增效,还曾在业内掀起“有人”“无人”的争论。仅一年过去,业内普遍的共识就是,就目前技术的发展程度而言,便利店还是需要“有人”,无人零售技术只能为有人门店服务。有曾从事无人便利店项目的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无人便利店最初吸引行业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宣称能够降本增效且快速布点,但实际上,实际运营起来成本并不小,盈利也比较困难,而且在监管方面也有不少问题。于是,在2017年还探讨无人便利店的零售业,在2018年就转向了如何在实体门店更好的应用相关技术。
回首2018年,自助扫码购物、人脸识别、无人收银等等技术都已经在很多便利店得以应用。如物美多点便利店就得到了多点Dmall的赋能,不仅采用了自助购设备,还采用了会员数字化、营销一体化的方案。而这样的例子在2018年并不少见。由此可见,技术在便利店的应用并不仅限于单纯的收银设备,而是可以体现在便利店运营的方方面面。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和便利店的结合也将在2019年持续下去。
红海还是蓝海
在资本的助推和技术的加持下,便利店在2018年快速奔跑。在奔跑的过程中,有便利店借机迅速扩大规模,向行业龙头前进,也有便利店不小心跌倒,再难翻身。那么在2019年,便利店行业还会是资本眼中的“蓝海”吗?
虽然便利店市场在2018年看似红红火火,但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在2018年第二季度,虽然便利店行业总体景气指数为70.25,高于荣枯线20.25(荣枯线为50),便利店市场仍处于健康发展区间,但便利店企业与门店景气指数同步小幅回落,反映出便利店企业管理者与基层门店经营者对于第二季度整体经营感受到一定压力;在2018年第三季度,便利店总体景气指数为64.12,高于荣枯线14.12,环比下降6.1,同比去年下降5.13,行业增长趋势放缓,行业整体发展出现小幅波动,但仍处于健康发展区间。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便利店企业也能感受到行业压力正在逐步加大。整体而言,便利店行业开始呈现出“降温”趋势,资本市场暴露的问题也警示着整个便利店行业需要提高自身应对外部风险的综合能力。
实际上,便利店的热度突然升高,也是因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概念炒热了整个行业,加上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纷纷入局,促使便利店的估值不断走高。但在2018年,这个热度已经有所下降,加上邻家便利店和131便利店的闭店事件,也给整个行业带来警示。
以快速开店来说,在资本的助力下,便利店快速开店已经并不罕见,邻家和131便利店都曾以快速开店著称。但要想在短期内开出大量门店,基本上开的只能是直营店,而直营店的成本对于便利店企业而言负担还是比较大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报告》显示,近一年来便利店行业的运营成本正在快速上升,房租成本上涨18%,人工成本提高12%,人员流动性大幅提升,加剧人员成本的上升,水电成本上涨6.9%,便利店企业亟待提升管理精益性,来对抗成本上升。如果离开资本,便利店想要实现规模化盈利,还是要依靠加盟体系来实现。不过,就目前国内便利店市场的情况而言,尽管一些大的品牌基本上都有加盟机制,但加盟体系整体而言还是比较松散的,不少加盟店的管理也没有直营店严格,加盟体系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自有品牌建设也是近年来很多便利店品牌都在着手做的事情。从盈利的角度而言,自有品牌商品能给门店带来更大的利润。根据2018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便利店调研数据显示,国内80%便利店的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小于10%,日本市场便利店自有品牌单品占比为40%至50%。由于国内便利店的供应链体系不及外资便利店成熟,因此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较低。不过,现在很多便利店已经十分重视自有品牌建设,有些已经将自有商品更新率从25%提升至45%左右。
整体而言,2018年的便利店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在资本的助推下,快速开店成了便利店行业的常态,尽管下半年市场有所冷却,资本却依然对便利店保持一定的期待。但繁荣的背后也存在隐患,一旦资本撤出,对资金依赖性很强的便利店品牌是否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就得画个问号。归根结底,加强便利店自身“造血”能力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资本虽好,这股“东风”能否被便利店行业利用好也是个问题。2019年已至,便利店行业也该到回归理性的时候了。
来源: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