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速递
超市便利店:资本加速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2017-12-25
在实体零售继续回暖的背景下,2017年大部分超市都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使得零售市场在这一年表现活跃,资本、人才的流动相当频繁,传统零售加速升级改造,各种新业态也纷纷涌现。
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未来几年,消费体验将备受重视,“零售+服务”将会成为主流业态。除此之外,线上与线下渠道、各业态之间的边界也会逐渐被打破,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现状篇·
关键词1 扭亏为盈
2017年上半年,我国零售企业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6%和6.6%,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7.8个和14.3个百分点,保持持续回暖态势。其中,业绩排名前两位的高鑫零售和永辉超市,2017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540.8亿元和283.17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1%、15.49%;净利润分别为17.57亿元和10.55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2.7%、57.57%。中百、卜蜂莲花、华联综超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增幅分别为318.09%、264.21%、197.98%。
关键词2 流动性大
超市、便利店市场表现活跃,资本关注、人才频繁流动已成常见现象。资本流动方面,2017年6月,北京华联综合超市以2.94亿元将北京华联精品超市100%股权转让给凯大铂川;2017年10月,北京本土便利店品牌好邻居被绿城物业、鲜生活、上海易果电子商务以约5.6亿元全资收购;2017年11月,阿里以约224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36.16%股份;2017年12月,腾讯入股永辉超市的交易已经谈拢。
人才流动方面,罗森中国副总裁、重庆罗森总经理福田晓村于今年8月离职投身“猩便利”,全家便利店总经理朱宏涛也于10月被确认离职。
关键词3 业态革新
“新零售”概念在2017年迎来落地,一方面体现为传统实体零售的自我变革,另一方面体现为无人便利店等新业态的涌现。
传统零售企业从买卖场所向综合生活中心转型,将超市业态与餐饮、休闲娱乐、电商等进行了多层次的组合。物美超市在门店内引进了现场烹饪及堂食服务,消费者通过多点App可实现自助结算。永辉超市推出了“超级物种”,百联集团推出了“RISO”,还有天虹的sp@ce、新华都的海物会、步步高的鲜食演义等。
新业态方面,盒马鲜生独树一帜,目前已落地超20家门店。缤果盒子、小麦铺等无人便利店科技感十足,猩便利、小e微店等无人货架先后完成数亿元融资,加速跑马圈地。
·趋势篇·
关键词1 体验引流
实体零售开始充分利用电商缺乏的立体化体验来挽回流失的消费者。步步高利用鲜食演义空间带来了丰富的消费体验,与过去老店相比在销售额、客单量方面均有25%-30%的提升。联华鲸选调整后的“超市+餐饮+社交”混合业态使营业额同比增长20%以上。
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的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到2020年估计将达到40%-50%。超市除了提供商品的单一功能外,在消费升级下,将开始越来越重视体验式消费,增加各种各样生活服务的提供。
关键词2 渠道融合
顾客的消费习惯变得越来越碎片化,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零售业也在全渠道融合发展。从自建电商到入驻电商平台、搭建电子会员体系、实现O2O化等,线上渠道已经是实体超市、便利店必须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电商企业在这一年也开始将目光瞄向线下,一方面,多点、闪电购、海鼎等互联网技术企业开始成为实体零售企业的技术方案输出商;另一方面,阿里提出了天猫小店计划、京东提出了百万便利店计划等争夺线下流量触点。
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实体零售增强电商业务、互联网企业赋能线下零售企业是必然趋势,线上线下的渠道边界将会更加模糊。
关键词3 加码生鲜
生鲜依然是今年超市、便利店的关键词。安徽的生鲜传奇获得2亿元融资,估值已达10亿元;上海社区生鲜品牌“康品汇”获得由美团点评设立的龙珠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珠三角地区社区生鲜超市钱大妈吸引了京东入股,并采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到超500家店。物美、超市发等传统超市也都纷纷精简SKU,增加生鲜产品占比。
随着互联网普及,大部分快消品都能在网上购买,生鲜产品由于有较高的新鲜需求,成为受电商冲击相对较小的品类。而且由于符合一日三餐的高频消费需求,生鲜专业店、生鲜电商等以生鲜为核心的业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超市、便利店、大卖场等业态也会进一步增加对生鲜商品的重视。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