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速递
零售支付体系构成、商业模式及发展前瞻
2017-11-09
一、支付业务概述
支付定义:由于交易而产生的货币债权转移。传统的金融支付是指,交易双方最终完成交易而进行的付款人对收款人的货币债权转移。根据上述定义,支付业务的核心在于“交易”与“货币债权”,当前丰富的支付业务形态正是源于多维度的交易主体与多样化的货币债权形式的排列组合。
从交易主体来看,主要包括
(1)金融机构、企业间开展的对生产资料、货物、金融产品等的交易;
(2)商户与个人或个人与个人间开展的对消费品的交易。在本系列研报中,我们将聚焦基于后一类交易而发生的零售支付业务。关于“货币债权”的各种形式我们将在下文的支付形态部分单独介绍。
零售支付业务的形态划分
支付过程也即货币债权的转移过程。正是随着货币形式的演进和丰富,支付形态也呈现出多样性。整体看,由于货币债权的现金和账户资金形式,零售支付可以分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
(1)现金支付。收付款人直接使用纸质货币进行收付,从而实现货币债权的转移。现金支付的过程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主要适用于现场交易与支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的电子现金是通过电子形式来模拟的现金(如,银联“闪付”),同样具有不记名不挂失持有、不验密不签名支付的特点,因此可以视为广义的现金支付。
(2)非现金支付。现金支付的局限体现在:其一,现金支付仅适合于现场支付,其二,现金在大额支付过程中效率低下。随着银行的出现,货币形式由现金扩展至广义货币,货币债权人不仅持有纸质货币,同时在银行账户中也持有资金(如,储蓄存款)。此时,非现金支付应运而生。根据账户体系的不同,非现金支付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以银行账户支付和支付账户(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的虚拟账户)支付。
①银行账户支付。银行账户支付主要包括银行卡、个人支票、直接转账等,其共同点是通过不同的介质向银行发送支付指令,从而完成银行账户资金的转移。对于银行账户的支付,大部分通过银行系统的介质及工具完成,比如,传统的物理介质(如,银行卡与POS机、个人支票等)和新兴的电子媒介(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特别注意的是,外部支付机构也可以通过系统接口来实现基于银行账户的支付,如快捷支付仅需支付密码及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利用银行账户的支付过程(无需通过网银)。
②非银行支付账户支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部分电商平台推出了担保交易业务(如,淘宝),并逐渐衍生出非银行支付账户的功能(如,支付宝余额、微信零钱等),以提供小额支付的便利,因此该类机构也承担起支付的职能。此类支付方式,既可以提供支付账户间的资金转移,也可以提供支付账户向银行账户间的资金转移。但由于非银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仅用于记录预付交易的资金余额(因此也被称为虚拟账户),其实际资金流的结算需依托银行账户实现,因此此类支付的完成需要非银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参与。
整体来看,虽然三种支付形态的出现存在先后顺序(先现金支付,后银行账户支付,再支付账户支付),但由于参与主体和支付场景存在差异,三种形态目前通过差异化的定位而共同存在。
二、零售支付业务流程及支付体系构成
支付流程的三环节划分
支付业务流程:含括交易、清算、结算三个环节。对于现金支付而言,支付业务的流程也就是“钱货两讫”的过程。但对于更为复杂的非现金支付而言,支付流程包括了支付指令产生到最终资金转移的全过程。根据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的划分,支付业务可分为交易、清算、结算三个标准化的流程。在此,我们结合零售支付体系进行介绍:
(1)交易: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过程中,支付指令(如,POS机刷卡)的产生、发送和确认。该步骤是整个支付流程的前端,参与者主要是买卖双方,他们只需关注支付信息的发起和资金到账的确认,无需关注背后资金的流转过程。
(2)清算:交易双方账户所在机构间的支付指令交换,以及待结算债权债务的计算。该步骤是整个支付流程的中间环节,参与者主要是账户所在机构(银行或非银支付机构)以及清算中介机构(如,银行业务对应的银联,支付机构业务对应的网联)。该过程仅涉及账务信息的交换、计算与清分(信息流),而不涉及到实际资金的划转。
(3)结算:根据清算结果,在账户机构间完成货币债权的最终转移(资金流)。该步骤是支付流程的最终也是底层环节,参与者涉及账户所在机构和中心化的底层支付系统(由央行主管)。该过程可以视为清算步骤的后续动作,即基于信息流完成资金流划转。此外,涉及行内的业务,其结算仅通过行内借、贷记不同账户即可实现,本报告重点将关注跨行业务。
支付体系的各类参与主体
基于上述非现金交易的交易-清算-结算支付流程,整个支付体系的参与主体可以划分为:
(1)支付机构:实现支付工具布设、账户开立及管理、客户支付信息处理等功能,主要包括银行和非银支付机构。
(2)清算中介机构:主要进行信息流处理,包括对跨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信息流进行批量处理,同时向底层支付系统发送轧差后的净额支付指令。目前看,主要包括处理银行清算业务的银联,以及对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清算服务的网联。
(3)底层支付系统:主要进行资金流处理,即接受清算中介机构发来的支付指令,实现对各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间的资金划拨
三、支付机构——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的竞合发展
整体看,目前支付机构可以分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两大类。
(1)银行作为最传统的支付机构,其涵盖了所有主要的非现金支付业务。同时,银行的账户体系为其他各类支付机构提供了清算、结算的实体账户基础。
(2)第三方支付机构指开展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根据人民银行的业务准入标准,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开展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网络支付(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数字电视支付)三大类支付业务。
由于两类支付机构对基于不同支付工具和技术的各类支付业务基本均有涉及,我们将以各类支付业务为维度,介绍和分析两类支付机构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及大体规模。由于根据支付发起工具、支付技术与货币形式的排列组合进行划分,当前主流支付业务达到了10种以上,本部分将重点介绍业务规模较大的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二维码移动支付和NFC移动支付。
1、卡基支付:银行卡收单——银行动力不足,非银机构后来居上
银行卡支付支付是指以银行卡为付款工具完成的消费、转账等业务,核心业务是银行卡收单。人民银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定义是,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在特约商户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与持卡人达成交易后,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实体机具或者网络平台为商户完成的基于银行卡交易的资金结算服务。银行卡收单根据受理环境,可以分为线下收单和线上收单:
(1)线下收单:通过POS等终端机具为实体商户提供的银行卡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业务。线下收单主要以实体终端机具完成支付以及信息传递,和交易完成后协助完成资金结算,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①交易过程中,当持卡用户通过刷卡发出支付指令后,收单机构需要通过银联向付款银行发出账户确认信息(当付款银行和收款银行不相同时),确认持卡用户账户中余额是否充足。之后,向商户发出收单指令,告知商户是否可以完成此交易。
②交易完成后的日终,收单机构对当日商户账务进行处理及清分归并,计算交易手续费及服务费后,连同轧差净额及资金清算数据一并发送入网机构下载对账。通过清算资金平衡检查后,依托银联与人行支付系统实现结算划款(大额支付系统特许参与者)。
目前,从事银行卡线下收单业务的支付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及持有收单业务牌照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银联也参与银行卡收单业务(即所说的直联模式),其业务主体为中国银联的子公司银联商务,在此一起并入非银行支付机构)。
(2)线上收单:通过网络支付接口为网络商户提供的银行卡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业务。线上收单机构主要是持有网络支付许可牌照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业务发起主要是银行卡快捷支付和网银网关支付。非银支付机构基于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这正是上文中说到网联面向的业务。因此,银行卡线上收单业务也可相应分为银行直联模式和网联模式。
①银行直联模式:非银支付机构与各家银行的系统接口连接,网上支付业务发起后,非银支付机构直接与付款银行进行账户确认。同时,日终支付机构也对当日商户账务进行处理及清分归并,并依托央行支付系统(超级网银)对开立在各个银行的账户进行结算。从图21可以清楚的看出,该模式下支付机构完全替代了银联的功能。
②网联模式:该模式下,网联与银联功能定位完全一致。
银行卡收单行业格局:商业银行业务动力不足,第三方支付机构后来居上。2016年,银行卡收单业务规模76万亿元,其中线下收单业务占比52.3%,线上收单业务占比47.7%(同比提高10.93pcts)。由于在收单费率(2016年9月6日)改革前,很长时间中银行卡收单行业的刷卡手续费都按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三方按7:2:1的比例进行分润(线上收单业务涉及非银支付机构和银行两方,银行分润更低)。相较信用卡发卡业务,银行开展收单业务的动力较弱,这也给非银行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截至16年末,共有62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具有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36家为全国范围,26家为区域性收单业务)。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收单机构中的占比仅为5.2%,但笔数和金额占总收单业务量的比重分别达到63.3%和62.8%(金额48.06万亿,笔数451.85亿笔)。其中金额占比较上年提升7.4pcts。
2、互联网支付:银行聚焦大额支付,支付机构定位小额高频支付
互联网支付,是指为购买特定商品和服务,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根据支付机构和业务模式,互联网支付目前可以划分为银行机构的网上银行支付、支付机构的银行账户支付以及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支付三类。
银行网上支付总额占绝对优势,业务主要面向万元以上金额。2016年,银行网上支付规模2085万亿元(但央行未公布其中对公与个人份额),我们利用建行披露的对公网银与个人网银金额占比测算个人网上支付规模358万亿。网银支付其最大特点是主要以物理介质(U盾、K宝等)作为支付安全工具,安全程度高,但便利度相应下降,较为适合大额支付工具使用。以招行为例,个人网银支付的笔均金额基本稳定维持在2-3万元/笔左右。
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笔数赶超银行,业务主要面向千元左右金额。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为持牌经营业务,2016年末,270家非银行支付机构中,共有109家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开展的互联网支付主要采用凭密支付或者短信校验的安全认证模式,主要适合小额、高频的电商消费类支付。2016年,虽支付总额占比仅为3%(54万亿),但支付笔数(663亿笔)已超越银行网上支付业务(462亿笔),笔均消费818元。内部看,支付机构的银行账户支付与支付账户支付也略有差异:
(1)银行账户支付:主要借助银行卡快捷支付模式,通过支付密码以及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银行卡支付过程。2016年,银行账户支付笔均金额1057元。
(2)支付(虚拟)账户支付:支付账户是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的记录预付交易资金的虚拟账户。由于预付资金多为客户消费结余资金,支付账户单笔金额较银行账户更低(16年553元/笔)。且加之支付账户分类监管要求的从严,16年笔均金额同比减少156元。
3、二维码移动支付:支付机构一马当先,商业银行跟随布局
二维码移动支付原理:利用二维码现场读取部分支付信息,从而提升支付效率的一种移动支付方式。任何支付方式下,支付指令的发起都需要包含四项基本信息,即付款方账号、付款方密码、收款方账号和支付金额。在传统的手机银行转账或者支付机构APP转账过程中,付款人需要手工输入以上的三项(无需输入付款方账号,因为客户端登录过程中已记录),特别是收款方账号基本为19位的银行卡账号或者11位的手机号,录入过程较繁琐且容易出错。而二维码的实质是加密的编码方式,借助二维码扫描可以读取其中包含的账号信息,从而提升移动支付的效率。
根据二维码支付过程中,发起扫描动作发起方不同,可以分为“主扫业务”和“被扫业务”:
(1)主扫业务:即付款扫码,付款方通过扫商户二维码,发起支付流程。该模式下,商户提供包含其账户信息的二维码图片(纸质或电子),付款方通过扫描图片并在手机支付APP中输入支付金额和账户密码,从而发起支付指令。主扫业务的缺点在于:①商户二维码照片容易伪造;②付款方发起支付指令,因此付款方手机必须联网。
(2)被扫业务:即收款扫码,商户通过扫描付款方二维码,发起支付流程。该模式下,付款方通过手机支付提供包含付款账户信息的二维码,商户录入交易金额并通过专用扫码设备(扫码枪或智能POS)完成扫码,进而发起支付指令。由于是商户发起支付指令,付款方在此过程中手机可处于脱网状态,此外,商户扫码设备由支付机构定制提供,安全程度较高,因而此模式下小金额支付基本采用免密模式(支付方式无需输入密码)。
二维码移动支付行业格局:非银机构一马当先,商业银行跟随布局。2011年,支付宝最早推出具有支付功能的二维码,二维码移动支付一直是费银行支付机构的重点发展业务。虽然期间经历央行对二维码支付业务的暂停,但是“反扫”模式的推出提升了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相比而言,商业银行基于移动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推出时间较晚,2016年7月工行才作为第一家银行推出此类产品。根据艾瑞咨询在《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迈向移动支付时代》中的核算,1Q17国内扫码市场规模达到5867亿。
4、NFC移动支付: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的追赶工具
NFC移动支付原理:利用近场通讯技术(NFC)实现的虚拟银行卡功能。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移动支付的实质是,通过NFC技术使得手机可以实现虚拟银行的功能,在原来需要用实体银行卡刷卡支付的场景,仅需用手机贴近POS等设备既可完成银行账户的付款。
国内NFC移动支付的发展:银联、手机制造商、银行协同推动。由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借二维码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快速发展,银联和商业银行希望通过借助NFC支付+银行账户的模式来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追赶。国内NFC移动支付业务主要是银联发起的云闪付业务(2015年12月推出)。由于NFC移动支付对手机软硬件有相关要求,因此手机制造商在NFC移动支付技术推进过程中也起到关键作用。银联云闪付推出初期,仅面向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主要是三星、华为等)。2016年2月,苹果Apple Pay在国内上线,苹果手机正式接入云闪付系统。
当前国内NFC移动支付规模预计在百亿级别,后续增长可期。根据银联发布的数据,截至17年7月,支持云闪付的POS终端月活数超1000万台,累计发卡3100余万张,月均活卡700万以上。简单以云闪付卡均消费3000元/年计算(2016年,国内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为9638元/年),预计国内NFC移动支付规模在100亿以上。考虑到NFC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具备NFC支付的手机覆盖率提升,以及国内银联和银行推动该技术的意愿,预计NFC移动支付后续增长空间依然较大。
四、零售支付业务发展前瞻
当前零售支付业务规模在661万亿左右。央行非现金支付口径、电子支付口径数据缺少具体的渠道细分。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较详细地公布了电子支付各渠道的业务金额,但其最大问题在于并未对零售支付业务与对公支付业务进行区分(主要在于银行互联网支付业务)。考虑到上市银行中,建行按年公布个人网银、对公网银交易金额,基于此可计算对公网银交易金额占比(16年占比83%)。利用该方法,我们测算2016年零售支付业务规模为661万亿(同比增速11.1%)。此外,结合央行公布的银行卡转账、消费金额(599万亿,同比增速13.9%)进行侧面验证,以上测算基本合理。
预计零售支付业务整体增速将与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增长保持同步(10%左右)。虽然过去五年,零售支付业务(由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细项数据仅公布至2015年,此处用银行卡转账、消费金额近似)年化复合增速达22%。但支付工具创新带来的支付业务渗透已经逐步放缓,预计零售支付业务的增速将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趋同(16年,二者增速分别为13.9%和10.4%)。我们对各子行业未来增长前瞻如下:
(1)预计线下银行卡业务增长与联网POS机增速匹配(8%左右),继续看好非银行收单业务发展。2016年银行卡线下收单金额40万亿,同比增22%。但考虑到电子支付的兴起,银行卡直接支付需求下降。预计未来线下银行卡支付的增长直接与受理机具增速匹配,有望保持8%左右。随着集成多种支付方式的智能POS的普及,我们继续看好非银收单业务增长。
(2)互联网零售支付规模维持稳中有降,主要受移动支付替代作用影响。通过以上借助建行对公网银与个人网银估算的方法,我们测算2016年互联网零售支付规模412万亿,同比减少4.6%。考虑移动支付对于互联网支付的两大场景均有明显的替代作用:①网络购物方面,移动端占比已经由2012年的3%提升到2Q17的81%;②网络转账方面,手机银行依托费率优势一定程度替代网银转账。我们预计,互联网支付增速将继续呈现零增长或小幅负增长的格局。
(3)移动支付高增格局不变,增长驱动由线上转向线下,持续看好二维码支付和NFC支付。2016年,移动支付业务规模209万亿。移动支付最大竞争力在于应用场景丰富,以及支付过程的快捷性和便利性。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升以及非银支付机构APP月活客户提升,将继续支撑移动支付的高速增长。具体看,二维码扫码和NFC支付的技术形式和商业模式已成熟,随着消费场景线下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预计二维码支付和NFC支付增速有望保持高位。
来源:搜狐